聯合國生物多樣性報告:10年愛知目標 沒有一項完全達成

新聞資訊 2020-09-18

2010年世界各國為解決生態破壞、棲地和野生動植物流失,訂下20項「愛知生物多樣性目標」,並設定今年到期。聯合國15日發表檢討報告,發現沒有一項目標可以完全實現,只有六項目標部分達成,部分子目標甚至更加惡化。

   

聯合國秘書長古特雷斯(Antonio Guterres)指出,武漢肺炎(COVID-19)揭示出令人震驚的人與自然關係,諸如人類對待自然的方式與衍生而來的新興傳染病,但也提供了改變的機會。

   

20項愛知目標中,第11項設定全球應至少劃設10%海洋保護區。此目標為部分達成。設計:王品涵。

 

聯合國20項愛知目標 「沒有一項完全實現」

聯合國生物多樣性公約(Convention on Biological DiversityCBD)發表最新《全球生物多樣性展望第五版》(Global Biodiversity OutlookGBO-5)指出,自然界正經歷人類史上空前的破壞與衰退。這份報告也是201020項「愛知生物多樣性目標」的全球總檢討

愛知目標具體而言包括降低棲息地流失率、魚群永續經營管理、防止有害污染、保護全球一定比例的陸地和海洋、防止物種滅絕以及增加保護大自然的資金。

但根據報告,在今年的總考核日前,沒有一項目標可以完全實現,只有六項目標部分實現[1](目標9、目標11、目標16、目標17、目標19和目標20)。構成20項目標的60個子目標中,僅有7個實現。有進展的例子包括林損速度下降,根除島嶼上原生野生動植物的入侵物種以及保護區面積增加。

  

過去的10年間,保育工作已救回不少瀕臨滅絕的物種,如紐西蘭的黑高蹺鴴(Black Stilt,學名Himantopus novaezelandiae)、爪哇犀牛(Javan rhinoceros,學名Rhinoceros sondaicus)和北美的黑足貂(Black-footed Ferret,學名Mustela nigripes)。

 

部分子目標惡化:濕地持續減少、對自然有害的政府補貼無進展

但是60個子目標中有13個毫無進展,甚至惡化,像是濕地持續減少,捕撈活動破壞棲息地,並以非永續的速度混獲其他物種,且有100萬種物種瀕臨滅絕

「逐步取消每年5000億美元(約新台幣14兆元)對自然有害的政府補貼」,這項目標幾乎沒有進展,其中包括對農業的1000億美元(約新台幣2.9兆元)補貼。

     

GBO-5報告強調,人類活動許多方面需要擺脫「一切照舊」的模式,並列出八大轉型需求,包含認識生物多樣性的價值、恢復所有人類所依賴的生態系統之必要性,以及減少人類活動的負面影響之急迫性。
 


資料來源:環境資訊中心

關聯性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