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際公約
1999年制定的《哥德堡議定書》源自聯合國歐洲經濟委員會1979年對抗酸雨的《長距離跨境空污公約》(LRTAP),針對主要空氣污染物訂定了2020年及以後的減排承諾。
除針對主要空氣污染物外,《哥德堡議定書》於2012年進行了修訂,使其涵蓋短時間就能造成破壞性氣候變遷影響的懸浮微粒。
根據世界衛生組織(WHO)資料,聯合國專家認為空氣污染是對人權的侵犯,是致命的人為問題,每年造成約700萬人過早死亡。WHO表示,有毒空氣是「世界最大單一環境健康風險」,也是癌症致死的主要原因。
哥德堡議定書為主要污染物質設定排放上限,包括二氧化硫(SO2)、氮氧化物(NOx)、氨氣(NH3)、揮發性有機化合物(VOC)和懸浮微粒(PM2.5),這些物質已經證實會損害人體健康。
這些化合物來自各種家庭和環境污染源,包括汽車燃料燃燒、供熱設備、發電、烹飪和加熱燃料,少量接觸也具有長期的健康影響。
WHO發現,《議定書》管制的污染物中,又以懸浮微粒、氮氧化物和二氧化硫造成危害的證據最多。煙霧對人體的威脅最嚴重,因為由懸浮微粒組成的污染物可以進入肺部、穿過血液並滲透至重要器官。WHO說,大約有30億人使用污染性燃料烹飪和取暖,每年約有380萬人因此死亡。
降低懸浮微粒的含量,尤其是黑碳,也有助於對抗氣候變遷。科學家發現,具有吸光特性的黑碳在大氣中停留的時間很短,但北極地區的冰雪卻快速變黑,導致局部暖化。
隨著各締約方在淨化空氣政策方面取得新突破,預計其他歐洲經委會成員國將在未來幾個月內批准該議定書。
LRTAP公約自1979年12月成立至今已經有40年的歷史,締約方數量從32個發展到現在的51個,催生了八項設定減排承諾的議定書,其中包括哥德堡。
歐洲經委會承認LRTAP及其公約已取得無比成就,包括將排放與經濟增長脫鉤,將特定空氣污染物減少40%至80%,恢復酸化的森林土壤以及避免每年約60萬人過早死亡。
同時,本週在「斯德哥爾摩污染物審查委員會」(POPRC-15)第15次會議上,100多名科學家組成的專家小組建議淘汰一系列危險化學物質。
全氟己烷磺酸(PFHxS)及其鹽類已廣泛用於地毯、衣服和皮革等許多消費品中,並有證據顯示對人體神經系統、大腦發育、內分泌系統和甲狀腺激素有有害作用。
歐洲和北美國家於2019年10月7日起開始執行修訂後的《哥德堡議定書》,透過具有法律約束力的條約來限制空污排放。
哥德堡議定書共有51個締約國,包括聯合國歐洲經濟委員會(UNECE)的許多成員國,迄今已有18個國家和歐盟批准了修訂版本。修訂版正式生效是遏止氣候變遷、生態系統劣化和威脅生命健康相關排放的重要步驟。
2020年的跟進會議將進一步審查另外兩種危險化學物質-德克隆和甲氧DDT的影響,同時考量該物質對人類和野生動植物的毒性,是否要淘汰或減少生產和使用。
資料來源:環境資訊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