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農民到種子庫 遺傳多樣性的保育與應用

新聞資訊 2022-09-15

遺傳多樣性流失 也讓全球物種失去環境韌性

在討論生物多樣性保育時,除了要盡可能保護地球上各種各樣的物種外,單一物種的多樣性也是關鍵。

 

「遺傳多樣性」(genetic diversity)是指每個生物的基因體內隱藏著無以計數的特質,裡頭記錄著歷經百萬年演化所留下的生物資訊,而這些資訊和演變都印刻在生物的DNA編碼裡,讓生物得以生活在地球上。

 

物種的遺傳多樣性越豐富,在面對病蟲害、氣候變遷和其他生存壓力時,就更能發揮韌性和抵抗逆境的能力。一旦發生災害或極端氣候事件,豐富的遺傳多樣性能幫助生態系盡快恢復。反之,若缺乏遺傳多樣性,即便物種的族群數量穩定,仍可能有滅絕的風險。

 

眼前可見,大自然正面臨著氣候變遷和生物多樣性快速流失的困境,然而遺傳多樣性的消失卻是無聲的。「我們眼睛看不見遺傳多樣性,很多時候,在物種的族群數量明顯受到影響時,其遺傳多樣性早已下降了。」美國莫頓植物園生物學家侯本(Sean Hoban)說。

 

作物遺傳多樣性流失 為糧食安全捎來警訊

從日常食物的供給,最能了解遺傳多樣性流失所帶來的影響。聯合國糧農組織(FAO)估計,過去一個世紀,因為農民追求高產量而種植基因一致的作物,使全球作物的多樣性已減少75%

 

今天我們所吃的食物,大部分是少數幾種植物和動物物種。世界上高達66%的糧食作物產量,僅來自九種作物種類,即我們熟知的小麥、大豆、馬鈴薯、稻米……等;而現有的地方畜產物種約有7000多種,實際上已經有數百種消失,其中的26%正面臨滅絕。

 

現今食物生產系統對糧食作物的生物多樣性造成傷害,很可能導致未來糧食安全危機。非永續的農耕方式使物種基因單一化,且單一栽培易使作物受到病蟲害的襲擊、造成土壤退化,致使糧食作物歉收。

 

此外,野生親緣種保育不足,自然棲地的流失和破碎化,使不同種群難以混合產生更多遺傳多樣性。科學家認為,作物的遺傳多樣性持續減少,已到了危及糧食安全不得不正視的時刻。

 

種子庫與傳統智慧 扮演遺傳資源的保育者

為因應遺傳多樣性流失的問題,《生物多樣性公約》、《糧食與農業植物遺傳資源國際條約》(International Treaty on Plant Genetic Resources for Food and Agriculture)、聯合國永續發展目標(SDGs)等,皆把保存種子、作物、家畜和其野生親緣種的遺傳多樣性保育納入行動方針。

 

目前世界各地有數千個種子庫,保存全球各地的植物種子;植物園將各種植物進行收藏及展示;地方農民種植在地品種作物,畜牧者飼養傳統牲畜品種等,從農民到科學家,皆是遺傳資源和未來生物資訊保存的行動者。

 

地方農民的祖傳知識是作物遺傳多樣性最在地的保育者,他們透過雜交育種,選出最強的物種品系,那些能應付高溫、乾旱、洪災和寒凍的基因,因此而被保存下來。在祕魯安地斯山脈的馬鈴薯博物館,就有當地印加農民世世代代耕作所保存的馬鈴薯種原及其遺傳多樣性。

 

挪威的斯瓦爾巴全球種子庫(Svalbard Global Seed Vault)被視為農業的諾亞方舟,收藏來自世界各地超過六億個約105萬種糧食作物的種子。種子庫的任務是種原保存,若遇災害或極端事件造成物種滅絕時,仍有復育的機會。台灣原住民重要的蔬菜種原和珍貴的豆類種子,也已送往儲存。

 

資料來源: 環境資訊中心 (https://e-info.org.tw/node/234958)

關聯性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