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吃垃圾 川廢清除機百家爭鳴 環境倡議者籲塑膠源頭減量

新聞資訊 2022-01-13

為了防止塑膠垃圾污染海洋,水上塑膠垃圾清除設備正處於百家爭鳴的狀態,例如荷蘭企業開發的河流垃圾清除系統「大氣泡屏障」(Great Bubble Barrier),用一堵垂直於河水流向的氣泡牆,將塑膠垃圾推往收集器,同時讓魚類和其他野生動物安然無恙地通過。

 

從河流垃圾攔截起 防止傳播、污染海洋

「大氣泡屏障」的開發計畫由歐盟Maelstrom(海洋垃圾永續清除和管理)計畫支持,目前已在阿姆斯特丹作業中,也正在葡萄牙波多的杜羅河試用。

 

計畫團隊正陸續開發一系列的技術,好在河川中攔截垃圾,避免流入海洋。

 

造成塑膠垃圾漂流入海的原因,包含海嘯等自然災害,但災害畢竟不會天天發生,河流才是以更加固定頻率造成塑膠流向海洋的原因。2017年的研究發現,全球90%海洋塑膠垃圾來自10條河流系統,分別是來自非洲的尼羅河和尼日河,以及八條分布於亞洲的恒河、印度河、黃河、長江、海河、珠江、湄公河和黑龍江。

 

「有些社區沒有適當的垃圾收集服務,只能直接將垃圾倒在河中讓它漂走。」加州大學聖塔芭芭拉分校貝尼奧夫海洋計畫(Benioff Ocean Initiative)的科學家、該校全球乾淨洋流聯盟負責人莫爾斯(Molly Morse)說,「此外陸地上的塑膠垃圾,也有可能被雨水或風吹到河流中⋯⋯再進而流入海洋。」

 

據估計,每年有80萬~270萬噸塑膠透過河流流入海洋,相當於6.6萬~22.5萬輛雙層巴士。垃圾進入大海後變得更難處理。塑膠通常會漂流到遠方,乘載入侵物種並形成更大的塑膠垃圾圈,如太平洋垃圾帶。

 

因此有科學家呼籲,應從源頭就阻止塑膠流入河流。2020年的一項研究發現,只有阻止塑膠流入大海,或者結合河流屏障和其他清理設備,才能顯著減少海洋中的塑膠。

 

資料來源: 環境資訊中心 (https://e-info.org.tw/node/233215)

 

關聯性文章